专家简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区骨科副主任,副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创伤骨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。擅长修复四肢复杂骨关节创伤;关节疾病的保留关节治疗;复杂肢体组织缺损的保肢和功能重建:骨缺损、骨不连和慢性骨髓炎的修复和重建;先天性和后天性肢体畸形等的矫正。
两年前,冯先生因外伤导致右跟骨开放性骨折。由于开放性跟骨骨折治疗困难,容易出现皮肤进一步坏死、跟骨骨髓炎等并发症。当地医院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。经过几轮周转,冯先生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就诊。
入院后,文根主任的团队仔细探查了患者的病情。文根主任指出,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存在皮肤缺损和骨外露,手术复位固定跟骨后皮肤缺损面积应大于目前缺损面积。如果强行缝合,皮肤坏死、骨感染的概率会很高,因此应选择血运良好的皮瓣覆盖缺损创面,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修复环境。根据手术方案,对右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,以右下肢远端腓肠神经为蒂的皮瓣转移覆盖。手术顺利,患者康复出院。
现在,手术两年后,患者恢复良好,骨头愈合良好。为了得到内固定,他又去找了文根主任的团队。文根主任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,同时取出内固定,修复了右侧跟骨皮瓣,使局部皮肤更加美观。
经过两次手术,冯先生完全康复,完全恢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。
文根主任介绍:骨折手术复位后,放置内固定器,使骨折端保持足够稳定。骨折愈合后,可取出内固定器。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,一些特殊部位的骨折往往无法愈合,因此固定时间需要大大延长。
外科手术前的
文根主任指出,随着金属内固定材料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,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已成为骨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。内固定的取出看似不难,但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。术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术前准备,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,可能会留下隐患,甚至引发医疗纠纷。
例如,内固定取出后,有时对周围组织的清创不够彻底,导致感染后果,患者往往无法接受,容易发生医疗纠纷。应重视内固定取出后清创的重要性,对失活组织进行有效清创,彻底清除被内固定碎片和金属氧化物污染的组织。对于高度怀疑隐性感染的患者,术中可进行病理检查或实验室镜检,也可进行灌洗,以降低感染发生率。
此外,临床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常出现以下主要问题:
(1)排除困难;
拔甲后钉孔及软组织出血;
疤痕治疗与伤口愈合和美观问题有关;
镇痛和快速康复。
拓展阅读:
骨折内固定取出术
骨折内固定是指通过骨科手术将骨折复位后,用金属或生物材料保持骨折的对位和稳定的技术。对于骨折愈合后的内固定,此时内固定器已经失去功能,所以骨折愈合后可以取出内固定器。对于特殊患者、年龄较大、身体状况较差者,难以耐受二次内固定取出术,可考虑不r
对于需要取出内固定的患者,认为越早取出越好,但并不是,内固定的取出时间一般不宜过早。除非出现以下情况:感染、内固定弯曲、松动、断裂或螺钉脱落,且固定功能已丧失,应及时采取措施。除了引起上述并发症的,原则上宜适当推迟,不宜提前。少数病例内固定器械位置刚好靠近神经血管,二次手术解剖层次不清,增加了损伤机会。另外,由于骨头生长过快,很难找到里面的内固定器械,或者螺钉尾槽损伤变浅,或者钉、针、钢丝断裂,需要时间拆除,甚至无法取出。有经验的骨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。
大多数患者取出内固定后2-4个月,可以充分重塑患者的骨骼,获得足够的强度,修复螺钉孔内的缺损。切口愈合后可进行常规的轻步行活动,但体力活动和重体力劳动至少需要2-4个月后,视骨折部位和内固定材料而定,甚至更长,视拍片情况而定。